史威登堡神学著作
1742.“把灵魂给我,财物你自己拿去吧”表示祂要赋予他们(恶灵)生命,他们不会关心其它任何事。这从“灵魂”和“财物”的含义清楚可知:“灵魂”是指生命,如前所述(1000,1005,1040节);稍后将说明,“财物”是指严格来说不属于生命的其它一切事物。
恶灵所拥有并拼命热爱的生命是爱自己和爱世界的欲望的生命,因而是仇恨、报复和残忍的生命;他们以为快乐不可能存在于其它任何生命中。恶灵和人类一样,因为他们曾经是人类,并且从他们以前为人类的生活时起,就保留这种信念。他们将一切生命都置于这类恶欲的快乐;事实上,他们只知道这种生命是唯一的生命;并且一旦失去它,他们就会彻底死亡。他们所热爱的这种生命的性质从来世他们的同类身上清楚看出来;在来世,它会转化为类似粪便的恶臭生命;然而,令人惊讶的是,他们觉得这种恶臭是最令人愉悦的香味,这从前面通过经历所讲述的事清楚看出来(820, 954节)。
这同样适用于魔鬼,主把他们从一个疯子身上赶出去,他们因害怕丧命而乞求附到猪身上(马可福音5:7-13)。这些魔鬼就是那些活在肉身时屈服于污秽的贪婪之人,这一点从以下事实可以看出来:在来世,这种人觉得自己在猪中间度过自己的时光,因为猪的生活就对应于贪婪,因此令他们感到快乐,这从前面通过经历所讲述的事清楚看出来(939节)。
2143.“耶和华向亚伯拉罕显现”表示主的感知。这从以下事实清楚可知:圣言的历史只是代表,其中的词句表示出现在内义中的事物。就此处经文的内义而言,所论述的主题是主及其感知,这种感知由耶和华向亚伯拉罕显现来代表,因为圣言的历史所记载的每次显现、每次谈话和每次行动都以这种方式具有代表性。但至于它们代表什么,这并不明显,除非只是把历史简单地作为对象,像视觉对象那样来关注,从这些对象中得着去思想更高尚事物的机会和能力;例如,当人们观看花园,却只思想果实及其功用,以及这些所赋予的生活快乐,更高尚一点,思想乐园或天堂的幸福时的情形。当思想这些事物时,诚然,他们看到的是花园里的几个物体,但却没有什么兴趣,以至于不注意它们。圣言的历史几乎也是这样,因为当人们思想在这些历史内义中的属天和属灵事物时,几乎很少注意这些历史和这些话本身。
目录章节
目录章节
目录章节